【绝杀慕尼黑】萨沙教练本尊相关


作者:有如次案俏阿权

授权转载。

文章地址:

第一辑: http://haiyohaiyo.lofter.com/post/47b383_1c622185f

第一辑,一些资料和图片,存一下。

亚历山大·别洛夫和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电影中的加兰任教练),一对传奇师徒,他们自从相遇后就绝不抛弃彼此,哪怕死亡也不能分开他们。

他俩真的是惨得很毛子,惨得很浪漫。

1.萨沙病重的时候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留了一封信,要求在他死后再打开,他请求:一是把自己埋在早逝的父亲身边,列宁格勒北方墓地,二是把自己的奥运金牌留给亲爱的教练康德拉辛。21年后,教练也埋在了他心爱的萨沙身边。

2.斯巴达克青训学校的一个女球员回忆说80年的时候,她所在的训练班决定把班级以“亚历山大·别洛夫”命名,教练很开心,送了她一个萨沙照片的相集,亲笔写着“感谢你们,孩子们,感谢你们对篮球尤其是我的学生的爱”。

然后他带着这个班的孩子们去北方墓地看了沉睡在那里的萨沙。

3.关于第一点,教练的夫人证实了这点,她说当时没有给教练发任何东西,奖杯也放在博物馆,因此他们家关于这场伟大的胜利是什么都没有的,萨沙记着这个,去世的时候把自己的奖牌留给了教练。夫人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里的金牌:“你们看,我手上拿着的,就是萨沙的奖牌。”

4.萨沙病重后,教练很痛苦,每天都担心失去他,他想尽办法托人从国外带药,其实多少有些病急乱投医了,说明一点,列宁格勒当年的医疗水平在世界前列,但萨沙患的绝症当时很罕见,专家团队也完全没有办法,只能尽量缓解他的痛苦。教练只能眼睁睁地失去自己的孩子。

5.中央陆军的戈梅尔斯基老师也非常喜欢萨沙,他说萨沙是篮球场上的艺术家,做什么都很漂亮,球场上没有什么是萨沙做不到的。但因为对康德拉辛和列宁格勒的感情,萨沙拒绝去戈老师组建的中央陆军体系的羽翼之下得到庇护。两位教练,两个别洛夫,斯巴达克对中央陆军的挑战,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对抗,其实多少有点惺惺相惜吧。

除了在国家队,萨沙和教练他俩一生都只有一个球队——就是斯巴达克队,他们和所有深爱着列宁格勒的人一样,固守着这座美丽而苦难的城市。76年开始萨沙经常被疾病影响,出现胸痛等症状,77年12月萨沙经历了痛苦归来,但那个赛季依旧发挥良好,为教练挣回了联赛第二和当年的苏联杯冠军。只是老天没有给他俩更多时间。

下图,是来自教练送的相册里的照片,16岁的萨沙。也许教练把他的孩子每一个成长瞬间都纪录下来了。

下图,国家队的萨沙和教练

下面是一些萨沙的照片,图1左边我噗得笑出声来,一看就是普京的同龄人,小朋友时期发型都一样。他长得真的挺标致嘛,电影里找个小美人来演也很正常。

下图是萨沙和米希科

萨沙和亚力珊德拉(也是电影中女票原型)的结婚照,他俩没有孩子,照亚力珊德拉的说法,教练对自己很满意,所以也有意撮合他俩。

比奥运会那个时期稍年轻一些的教练,其实有点像了。

这就是萨沙的坟墓,教练会去看他,有时候还带孩子们去看他,直到他在21年后埋在了萨沙的身边。

第二辑: https://haiyohaiyo.lofter.com/post/47b383_1c62918fd

第二辑 贫穷父子的斯巴达克奋斗史

斯巴达克当年的辉煌简直就是贫穷父子奋斗史,他们与当年的巨人中央陆军俱乐部在60年代末-70年代的对抗是苏联国内篮球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往事,中央陆军有钱有人有权(还有房),国防部直管,斯巴达克完全就是野路子逆袭。但翻了很多资料和采访(靠可怜的俄译英),这破队的穷逼还是超出了我想象,俱乐部59年才从三流队升到联赛,之后七八年间一直在末游徘徊,完全不受重视,经费困难可想而知。

以下一些资料都来自当事人采访:

1.给小球员们发的大码鞋子袜子不多质量不好,不够穿,又难买,萨沙十七八岁就从国外给队友们带鞋袜…有次南斯拉夫世锦赛,苏联输给美国队,美国人开心喝得大醉,萨沙趁机用套娃跟他们换走了多带的鞋袜。美国人第二天醒过来发现还有比赛,鞋袜要换洗,匆忙跑出去购买。俱乐部队友说萨沙没忘记我们,多亏他我们接下来才有舒服的鞋袜了。

这他娘的是什么挖资本主义墙角的小天才!!!(又点艹他苏轻工业,扎尔也吐槽过类似的事。)
他明明是年纪最小的,结果这什么穷苦俱乐部辛苦操持的大师兄人设。毕竟穷队的leader早当家,萨沙是斯巴达克队那十几年间唯一球星。

2.斯巴达克的青训学校真的是教练含辛茹苦一砖一瓦搞起来的,他招萨沙进校简直就是三顾茅庐,因为萨沙最初对篮球毫无兴趣,还对教练说“扔来来扔去有啥好玩的”。萨沙进校不久父亲重病,妈妈要照顾病人,萨沙就在教练家住了好久。教练各种给他加练,比如教练带孩子们去湖上玩,教练要求萨沙完成跳跃挂树枝一百次才可以去找他们(这什么穷逼训练方式)。

3.教练儿子Yuri(即绝杀慕尼黑中的舒拉,他只比萨沙小两三岁)说萨沙哥哥是他这辈子遇见过的最好的人,萨沙为了哄他开心经常从国外给他带唱片书籍明信片之类,萨沙不肯离开列宁格勒是为了教练也是为了他。Yuri也是好孩子,有次一起玩的小伙伴没冬衣,穿的薄衣服纽扣都快掉光光,他就把爸爸从国外买给自己的好手套给小朋友了,他妈发现他冬天没戴手套才知道。母子俩如今住在维堡,前几年在俱乐部、基里连科(他也是斯巴达克出来的,后来去了中陆)、一些商人和球迷的资助下买了一套好点的房子,他们家里放着萨沙和教练的照片,去墓地总是教练、萨沙、萨沙母亲一起看。

4.萨沙母亲当年被称为“斯巴达克妈妈”,萨沙去世后,她经常带着一个很大的医药箱,有时间就随队比赛,康德拉辛想尽办法带上她,她照顾小队员们就像照顾自己死去的孩子一样。她本人工作很好,在列宁格勒最好的医疗机构之一做会计,教练胃溃疡还是她安排去那里治的。

5.教练做球员时努力把斯巴达克带到联赛里,虽然经常吊车尾,之后他出任青训教练、主教练并发现了萨沙,培养多年,萨沙也确实是他的神奇宝贝。萨沙进主队第一个赛季联赛第四,第二个赛季第三,第三个赛季银牌,直到75年击败中陆拿下苏联联赛冠军,Yuri认为这是父亲最看重的荣誉。教练早在58年就很注意收集美国队的比赛资料,并且制定相应训练方案,业界说教练萨沙父子的方式非常超前。

6.萨沙去世后的三个月,就是教练五十岁生日,教练当时仍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他不愿意庆祝生日,俱乐部和学生们瞒着他给他搞了个小小的生日聚会。

7.补充一点,Yuri说萨沙去世的时候,正参加马尼拉世锦赛的苏联国家队员不知道,而比赛对手意大利队反而知道,他们戴着默哀的标志出场。当宣布进行全场默哀的时候,萨沙的国家队队友愣在那里反应不过来。这个说法有一定可信度,因为戈梅尔斯基老师的自传里也说,国家队队员们包括自己根本想不到萨沙会死去。

下图生无可恋的父子:斯巴达克带不动,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其实还是能带动的,哎,但萨沙死后青训学校的孩子们成才后就各种流失,完全留不住。萨沙死后第二年,当时队里最有前途的一个孩子就去了中央陆军,后来成为88年夺冠主力队员之一,AK-47安德烈基里连科也是被教练挖掘,但主队出道两年后同样被中央陆军挖走。)

第三辑: https://haiyohaiyo.lofter.com/post/47b383_1c630144c

第三辑

首先是1992年洛杉矶时报的报道:

别洛夫逝去十四年,他的教练仍未忘怀。

1992年,在圣彼得堡一个废弃的体育馆里,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为亚历山大·别洛夫建了一个小小的神龛:有奖牌和照片,环绕着一份来自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慰问信。
“我在车里放着一张萨沙的照片,我保留着他的奖牌”,康德拉辛在1989年的采访里说,“但是他活着更好,自己的东西自己保存。”

教练爸爸的话,真是平静又悲伤,这种悲伤萦绕着他的余生,直到与萨沙重逢。

我理解教练给萨沙设神龛,可能是因为解体后,允许再进行公开的宗教祭祀活动了,在东正教传统里,死者出殡前需要被圣母祝福,教练希望他早逝的孩子可以被神宠爱。

苏联解体后,很多信仰崩塌的前苏遗民都转向宗教寻求心灵慰藉了,这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

同时,教练爸爸这个采访也证实了之前所说的萨沙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奖牌留给了教练这个事。


教练夫人前两年展示萨沙的金牌,夫人和教练儿子Yuri在维堡的家里放着教练和萨沙的照片,我搞到清晰视频再换图,哎。

The Kondrashins family keeps a gold medal won at the Munich Olympics. Sasha Belov, while in the hospital, left a letter to a friend, Vanya Rozhin. He bequeathed his highest Olympic award to Petrovich, his first and only coach, who opened basketball for him, led to victories and in fact replaced his father.

二、美国人的阴谋论

美国人说萨沙被NBA爵士队选中后,苏联官方复信表示萨沙拒绝这一邀请,这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产生了很多阴谋论,甚至有国会议员向苏联官方提出呼吁,要求他们放萨沙去美国打球,这事后来出现在《NBA的外国人》一书中,章节名为《呼唤克里姆林——贝洛夫事件》。

但其实国内炒得最热的始终是中央陆军的强取豪夺嘛,有教练在这儿,苏联官方压根没担心萨沙会跑美国,否则就不会让他参加加拿大奥运会了。

下图:历年被NBA选中的苏联/俄罗斯球员。

下图是萨沙去世时,美联社的报道,这个表述方式也让人感觉充满了阴谋论,可他真的是肿瘤去世的啊,美国那边开始传他是白血病,后来搞清楚了,就说得很具体:心脏肿瘤中的恶性血管肉瘤。

大佬说他最后一次回国家队,外表看起来很不好,暴瘦14公斤,戈老师说他病得厉害,但不想放弃,想要独自训练,直到支撑不住被送往列宁格勒,他真的很想再为国家队比赛啊。

三、翻他俩的资料总搞的心情很低落,发几张可可爱爱的动图。

其实看第一张动图可以感觉到马老师很努力在贴近教练爸爸了,有一些像的。虽然影像资料很少,照片里经常睡不醒,但萨沙本人真的特别元气可爱,教练就总是有点严肃,尽管萨沙自己说教练爸爸才不是那样子哒。